发布于 

【0047】利弊得失计算,如何算的更精明?

周慎靓王 五年(乙巳,公元前316年)

【原文】

巴、蜀相攻击,俱告急于秦。秦惠王欲伐蜀,以为道险狭难至,而韩又来侵,犹豫未能决。司马错请伐蜀。张仪曰:“不如伐韩。”王曰:“请闻其说。”仪曰:“亲魏,善楚,下兵三川,攻新城、宜陽,以临二周之郊,据九鼎,按图籍,挟天子以令于天下,天下莫敢不听,此王业也。臣闻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。今三川、周室,天下之朝市也,而王不争焉,顾争于戎翟,去王业远矣。”司马错曰:“不然。臣闻欲富国者务广其地,欲强兵者务富其民,欲王者务博其德: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。今王地小民贫,故臣愿先从事于易。夫蜀,西僻之国而戎翟之长也,有桀、纣之乱;以秦攻之,譬如使豺狼逐群羊;得其地足以广国,取其财足以富民,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。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,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,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,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。今攻韩,劫天子,恶名也,而未必利也;又有不义之名,而攻天下所不欲,危矣。臣请论其故;周,天下之宗室也。齐,韩之与国也。周自知失九鼎,韩自知亡三川,将二国并力合谋,以因乎齐、赵而求解乎楚、魏,以鼎与楚,以地与魏,王弗能止也。此臣之所谓危也。不如伐蜀完。”王从错计,起兵伐蜀;十月取之。贬蜀王,更号为侯;而使陈庄相蜀。蜀既属秦,秦以益强,富厚,轻诸侯。

【译文】

巴国( 今重庆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一带地)、蜀国(四川、贵州一带)互相攻击,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,秦惠王想出兵讨伐蜀国,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,韩国又可能来侵犯,所以犹豫不决。司马错建议他仍旧出兵伐蜀,张仪却说:“不如去征讨韩国。”秦惠王说:“请谈谈你的见解。”
张仪便陈述道:“我们应该与魏国、楚国亲善友好,然后出兵黄河、伊水、洛水一带(三门峡、洛阳一带),攻取新城(今河南伊川西南)、宜陽(今河南宜阳西),兵临东西周王都(今河南洛阳、巩县),控制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天下版图,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,各国就不敢不从,这是称王的大业。我听人说,要博取名声应该去朝廷,要赚取金钱应该去集市。现在的黄河、伊洛一带和周朝王室,正好比天下的朝廷和集市,而大王您不去那里争雄,反倒纠缠于远方的戎狄小族争斗,这可不是帝王的大业啊!”
司马错反驳张仪说:“不对。我也听说有这样的话:想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先开拓疆土,想要使军队强大必须先让老百姓富庶,想要成就帝王大业必须先树立德望。这三个条件具备,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成。现在大王的国家地小民贫,所以我建议先从容易之事做起。蜀国,是西南偏僻之国,又是戎狄之族的首领,政治昏乱,如同夏桀、商纣;以秦国大兵攻蜀,就像狼入羊群一样。攻占它的土地可以扩大秦国疆域,夺取它的财富可以赡养百姓,而军队不须有大的伤亡就可以使蜀国屈服。这样,吞并一个国家而天下并不认为秦国强暴,获取便泛的利益天下也不认为秦国贪婪,我们一举两得、名利双收,更享有除暴安良的美誉。秦国若是攻打韩国、劫持周天子,就会臭名远扬,也不见得有什么实际利益。蒙受不义之名,攻打天下人所不愿攻占的地方,那可是很危险的!请让我细说其中的原因:周朝,是天下尊崇的王室;齐国,是韩国的亲睦友邦。周朝自知要失去九鼎,韩国自知要失去伊洛一带领土,两国将会齐心合力,共同谋划,求得齐国、赵国的援助,并与有旧怨的楚国、魏国和解,甚至不惜把鼎送给楚国,把土地割让给魏国,对此,大王您只能束手无策。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所在。所以,攻打蜀国才是十拿九稳的上策。”
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,起兵伐蜀,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全境,把蜀王降为侯,又任命陈庄为蜀国国相。蜀国为秦国吞并以后,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。

【解析】

这段材料是关于秦国到底是打蜀国还是打韩国的一段争论。看起来似乎说的都有道理。但是司马光却给司马错更大的篇幅,让人看起来,好像司马错说的更对(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为了照顾本家)。
读这段历史,读完可能就是最多想一想秦国当时的战略选择。但是细想一下,其实在文字背后必然有一些逻辑。读历史,可以看到古人做了什么以及他们怎么做的。不过,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一套底层逻辑之上。
所谓读书悟道,悟出来的道,不是怎么做、做什么,而是为什么这么做。也只有知道了为什么这么做,将来遇到了相似的问题,你才知道如何制定最符合你个人情况的方案。很多人读历史读了很多案例,知道很多故事,但是做起来却不行。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背后道,所以遇到事情,情况一变化,就傻眼了。

  1. 利益的对比
    关于打蜀国还是打韩国,张仪建议打韩国,他认为打韩国攻占东西周国都能够给秦国带来很大的政治利益。司马错作为一个将领,他的想法很实际,打蜀国,把蜀国变成大后方粮草基地。
    因此,张仪算的是政治账。司马错算的是经济账。

  2. 风险对比
    对于张仪建议打韩国,司马错说了这个策略的弊端。简而言之就是控制周天子,名声不好听,极有可能会导致其他几个大国联合伐秦。
    秦国占据函谷关地利,只要函谷关不失,关中则安。但是如果秦国进攻洛阳,并且占领伊水、洛水一代(圆圈四周)。那么这部分就会陷入到魏、韩、楚的包围中(即形成突出部)。攻下来的这块地而经过战乱之后,恢复生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并且这个的地区又为平原,属于四战之地,易攻难守,必将牵制秦国大量兵力用于防守。一旦在此交战,不管胜败如何,生灵涂炭、生产破坏,想要恢复要又废一番功夫。

那么对于司马错的打蜀国呢,张仪没有说这么做有什么风险,不知道是司马光没写,还是张仪没说。

秦国和蜀地隔着秦岭。就算越过秦岭,想要攻入蜀国境内还要越过很多山川地形。这种地形对于行军、后勤运输特别困难。别说是战国时候,就算是500多年后的三国,诸葛亮北伐、邓艾伐蜀都被这个地形搞的要命。
而蜀国一旦攻下来,封闭的地理,让蜀地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发展生产。除非是内部动乱,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所以,攻韩与伐蜀相比,打输了花费都差不多。打赢了,前者等于在秦国身上开了一道口子,要不停留血。而伐蜀则不存在。

  1. 投入的对比
    不管是伐蜀还是攻韩,大军调动军饷、粮草消耗每天都是天文数字。攻打韩国兵临洛阳,要面对楚国、韩国、魏国的精锐,势必要投入大量兵力。
    伐蜀因为地形问题,蜀国自觉有地理加持,不认为秦军会越过秦岭南下。这就为秦军发动突然袭击打下来基础。另一方面,秦国还做了这么一件事。在北齐人刘昼的《贪受》一文中就提到过这样的故事。
    秦王打造了一个金牛送给蜀王,借口山路难行,送不过来。蜀王贪婪,为得到金牛,征发民众修建道路。建成后,秦军送金牛入蜀,其后跟随大军,顺势灭了蜀国。
    而在司马错的考虑中,蜀国远离中原文明,各种文化、制度、经济、军事、工业均不如秦国。因此秦国打蜀国,等于是高等文明打低等文明,几乎可以是碾压。

  2. 利益效用的对比
    所谓利益效用,就是所获得的利益又会产生什么效用。
    前面说了,韩国的洛水、伊水、宜阳一带提出中原四战之地,打下来之后想要发展生产受限颇多。所以打下来了,就会成为对抗楚国、魏国、韩国的前线。虽然是平原但是很难转化为生产力。

而打蜀国,因为地理条件,蜀地封闭。打下蜀国之后,投入治理能够快速恢复生产,产生大量的粮草用于供给秦国关中,为秦国其他方向上的扩张提供支撑。

可以这么说,打下韩国,秦国增加土地,但是秦国的国力并没有太大增加。而打下蜀国,就等于获得了一个人口、粮草基地,可以反哺秦国。
这就相当于两人分别捉到只母鸡鸡,其中一个人是拿来吃拿来享受,另一个人却拿来下鸡蛋拿去卖钱继续买鸡。显然是后者利益效用更大。

【启发】

关于得失,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。有的人注重眼前,有的人注重将来。但是所谓眼前、将来如何定义太过空泛。

  1. 资源存放在原地,并不会产生任何价值。只有用起来,转化成其他东西的过程才会产生价值。
  2. 资源本身的作用是用来交换,用产生符合我们所需的利益。
  3. 投入产生的利益,并不是看其当下的大小来判定。而是看产生效果,能够促进为来利益的增长。即产生复利效用。
  4. 所有的选项,都是一组风险利益组合,而选择就是承担选择的风险,同时放弃其他选项的利益。任何选择本身有得必有失,不过是大小、远近不同而已。



本"页面"访问 次 | 👀总访问 次 | 🥷总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