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于 

【0024】办大事,听的意见越多越好吗?

【原文】

卫鞅欲变法,秦人不悦。卫鞅言于秦孝公曰:“夫民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。论至德者不和于俗,成大功者不谋于众。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,不法其故。”甘龙曰:“不然。缘法而治者,吏习而民安之。”卫鞅曰:“常人安于故俗,学者溺于所闻,以此两者,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。智者作法,愚者制焉;贤者更礼,不肖者拘焉。”公曰:“善。”以卫鞅为左庶长,卒定变法之令。

【译文】

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,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。
他对秦孝公说:“对下层人,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,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。讲论至高道德的人,与凡夫俗子没有共同语言,要建成大业也不能去与众人商议。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,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。”
大夫甘龙反驳说:“不对,按照旧章来治理,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而百姓安定不乱。”
公孙鞅说:“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,学者往往陷于所知范围不能自拔。这两种人,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,但不能和他们商讨旧章之外开创大业的事。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,愚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;贤德的人因时而变,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。”
秦孝公说:“说得好!”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的要职。于是制定变法的法令。

【解析】

不管任何制度,哪怕他再烂,执行过一段时间之后,必然会有既得利益者,并由此形成一个阶层。对于现有制度的改变或改革,不管招数如何,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对利益分配模式的改变。这就必然要面对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。因为你动了别人的蛋糕!
材料发生的时间是秦国变法之前。秦孝公与卫鞅一见如故,对他的法家学说非常喜欢。对改变秦国当前现状有迫切需求。于是有了这次御前会议,提出想变法,询问大臣意见。不过,就如上面那段话。有人反对,而且还是大多数贵族世族
甘龙是谁?当时秦国世族的领袖人物,保守派的扛把子,他就是既得利益者。一来面卫鞅被重用,已经威胁到了他本人的权力地位。二来变法必将和世族产生利益冲突。
这番御前对话,看似是卫鞅和甘龙就是否要变法引发的辩论。其实也是彼此在秀肌肉。

卫鞅的话,其实有三层意思。

  1. 稳住秦孝公
    秦孝公也是人,他也有自己的权力需求。如果变法激起太多人反对,他的位置也坐到头了,再说他还有个哥哥公子虔,算是个威胁。卫鞅的话,其实是在为秦孝公打气,让他坚持变法。

  2. 否定现有制度
    卫鞅的思路是变,甚至是大变。甘龙倾向于不变或者慢慢变。从方向上来看是对立的。卫鞅给出来的否定逻辑,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:“如果甘龙你说现在方法有用,那么为什么秦国不强?如果想要秦国强,那就要变。”通过否定现有的制度,卫鞅算是用诡辩证明了变法的需求。

    但是,我更倾向的认为,甘龙以及一些世族并不反对变。但是他们的变法更多是温和型的变法,类似于小修小补。而不是为卫鞅这种大规模的推翻重建。就类似,王安石变法前期新旧党争。两派人其实都是要变法,只不过一个比较激进(王安石等)一派比较温和(司马光等)。
    但是,请记住一句话。有的时候,相同意见不同对策的人比不同意见的人更可恨。这也叫,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!

  3. 排除秦国部分贵族势力参加变法
    卫鞅来秦国,只身而来。他是孤臣,没有背景、没有势力。他如果想要变法,要依靠秦孝公的支持,同时更要拉拢一批愿意支持变法的人来执行变法。这绝不是嘴上说说,做好顶层设计,让下面人去执行就可以了。
    如果没有人贯彻执行卫鞅的法令,到时候,卫鞅的法令在执行中全给乱执行、乱汇报,出了岔子压迫直接落到卫鞅的头上。
    所以卫鞅才说“常人安于故俗,学者溺于所闻,以此两者,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。”这等于就是在未来选择推进变法官吏时,埋下了一道门槛。防止反对者掺沙子暗中破坏。
    卫鞅不是普通人,他是在魏国国相公叔痤身边做过中庶子(秘书)的人。他有经验,也见过底层管理怎么对付上级。这些东西他心里门清!
    甘龙的话只有一句,看起来是善意的提醒,其实却是在威胁。“缘法而治者,吏习而民安之。”其意,按照原来的法子来干,官吏听话、百姓安稳,言外之意就是,如果不按照原来的方法来干,官吏不听话,百姓不安稳。你嬴渠梁扛得起这个责吗?
    但大多数人,遇到这种情况,基本上会缩卵。就算当场不缩,心中多少也有忐忑。而唯有坚持者,才能有不凡。当然,坚持下去的人,最后要么就成牛逼,要么就变傻逼。
    这段材料中,卫鞅说了一句话很毒:“夫民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。论至德者不和于俗,成大功者不谋于众。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,不法其故。”这个意思就是,大多数人你可以和他们分享利益,但是不能让他们给你在开始的时候出主意。但凡有成就的人,都不会和大多数人谋划,所以圣人才能强国。
    这话,一方面是安稳秦孝公之心,让他变法尽可能听卫鞅的,别听秦国其他贵族、世族的。但是,抛开历史背景来看。这句话,有意思,同样也有大问题。
    说他有意思,是这话说的对。
    有句话说的是,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。一个聪明人的,在群体中,会变成蠢蛋一样。 一个群体只要人数一多,那么这个群体的综合智商还不如一个单独的个体。

为什么“夫民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。” 或者说为什么人一多就容易变蠢?

  1. 人心不一,每个人有自己的利益。 难以调和同一方向。不管怎么决策,不管再怎么调和,必然有人反对觉得不公平。难道因为有人不满意,事情就不干了?
  2. 撇开利益不说,单说决策,你一言我一语,谁都觉得自己说的对有道理,都想按照这样来做。或许可以投票决定。但是投票出来的结果就真的对合适?
   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现在全国人民一人一票,决定对年收入超过50万的人征收99%的个人所得税。这玩意真就是对的?我干打包票肯定,绝对是超高票通过!
  3. 不说决策,就说执行。按照公开讨论,如果是谁提议谁来干,那么人人都不说话,因为怕自己摊上事嘛。
    说他有毒,是因为这话容易带偏人。

有的人看到这句话可能就会奉为金科玉律,觉得自己想做的事,就去干。有人反对,不管!有人提意见,不听!因为他商鞅(卫鞅)都说过“夫民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。”我想做的事,你们可以一起享福,但是让你们一起和我做、一起讨论怎么做,你们靠不住。如果真这样做,那么离掉坑里不远了。
尤其是作为领导、管理者。固然有时候要有点魄力,但是魄力对应的是责任和风险。所以,这句话要辩证的了来看。不能听太多,同样也不能信太多。

那么,怎么找到平衡点?
以材料中秦孝公为例子。当在这次御前会议召开听取诸多意见时。秦孝公应该考虑应该是,如果变法开始,会出现什么问题?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?如果解决不了又应该怎么防止事态扩大?一环套一环。
以我们常人为例。
你想干一件事,遇到很大的阻力。这个时候不是一拍脑门,猛灌心灵鸡汤去干。而是先坚定信心,听听别人为什么说不行。然后反过来看自己的方案是不是有些什么问题。做细微调整,继续前行。而不是听人说什么就是什么,听了就改这不是好事,而是耳根子软,没主见。
所谓明君虚心纳谏,不是臣子说什么就是什么,而是说的对,我听了修正。说的不对,我也不罚你。




本"页面"访问 次 | 👀总访问 次 | 🥷总访客